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scheme of water and waste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1003)
所属学院: |
金沙澳门游戏网址 |
标准学制: |
4年 |
学科门类: |
工学二类 |
专业代码: |
081003 |
专业大类: |
土木类 |
授予学位: |
工学学士 |
一、专业简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门类土木工程类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于1952年设立,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将专业名称统一确定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003)。
金沙澳门总站官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64年开始办学,1979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住建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优秀专业,山东省十三五期间立项建设的应用型重点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90%以上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高达85%,并具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和科研设施先进,目前已拥有山东省市政工程重点学科、教育部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能源与环境装备重点实验室,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等一批先进实验室;本专业积极服务于区域及地方经济发展,主持及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并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众多面向生产的科研课题,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各项奖励;本专业十分重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养,深受社会认可,近年考入名校的研究生比例逐年上升,同时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毕业生可在城市规划、市政、环保、建筑设计等领域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城市给排水工程、工业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开发及教学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为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应用、外语读写及信息获取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专业素质训练,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等领域,承担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工作。毕业5年后能成为本专业业务骨干,并能够通过升学、继续教育或其它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职业能力。具体目标分解为如下五个方面:
目标1:具有坚实的数学、计算机和自然科学等理论基础知识,以及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在工作中综合考虑经济、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
目标3:熟练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熟悉相关标准、规范和法规,具备在本专业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与技术研发工作以及解决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标4:能够与时俱进,具有通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来拓展职业范围的能力,具备晋升工程师岗位并成为技术骨干的能力。
目标5: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具备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复杂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等专业技术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和分析复杂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并结合文献研究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通过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等训练,能针对复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给排水工程特定需求的工艺系统、处理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技术路线、合理分析与解释获取的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有效开发、合理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专业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采用计算机软件预测与模拟的工具,并能够理解相关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熟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给排水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结果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正确评价针对复杂给排水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以及产品开发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8)职业规范: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能够在给排水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自觉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与其他成员有效沟通,协作共事,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备组织、协调能力;
(10)沟通:能够利用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等方式就复杂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通过语言和书面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及概预算,并能在多学科交叉管理环境中加以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对给排水行业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不断学习、自觉探求和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
表1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序号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马克思主义原理 |
|
|
|
|
|
★ |
|
★ |
|
|
|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
★ |
3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
★ |
|
★ |
|
|
|
★ |
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
6 |
就业指导 |
|
|
|
|
|
★ |
|
★ |
★ |
★ |
|
★ |
7 |
职业生涯规划 |
|
|
|
|
|
★ |
|
★ |
|
|
|
★ |
8 |
创新与创业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9 |
军事理论课 |
|
|
|
|
|
|
|
★ |
★ |
|
|
|
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
|
|
|
|
★ |
|
★ |
★ |
|
|
|
11 |
大学体育 |
|
|
|
|
|
|
|
★ |
★ |
|
|
|
12 |
大学计算机 |
|
|
|
★ |
★ |
|
|
|
|
|
|
★ |
13 |
大学英语 |
|
|
|
|
★ |
|
|
|
★ |
★ |
|
|
14 |
高等数学 |
★ |
★ |
|
★ |
|
|
|
|
|
|
|
|
15 |
线性代数 |
★ |
★ |
|
★ |
|
|
|
|
|
|
|
|
16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
★ |
|
★ |
|
|
|
|
|
|
|
|
17 |
大学物理 |
★ |
★ |
|
|
|
|
|
|
|
|
|
|
18 |
工程力学 |
★ |
★ |
|
|
|
|
|
|
|
|
|
|
19 |
结构力学 |
★ |
★ |
|
|
|
|
|
|
|
|
|
★ |
20 |
工程制图 |
★ |
|
★ |
|
★ |
|
|
|
|
|
|
|
21 |
普通化学 |
★ |
★ |
|
★ |
|
|
|
|
|
|
|
|
22 |
水分析化学 |
★ |
★ |
|
★ |
|
|
|
|
|
|
|
|
23 |
流体力学 |
★ |
★ |
|
★ |
|
|
|
|
|
|
|
|
24 |
水处理微生物学 |
★ |
★ |
|
★ |
|
|
|
|
|
|
|
|
25 |
水文与水文地质学 |
★ |
|
★ |
|
★ |
|
★ |
|
|
|
|
|
26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 |
|
|
|
|
|
★ |
|
★ |
|
★ |
|
|
27 |
水泵与泵站 |
★ |
★ |
★ |
|
|
|
★ |
|
|
|
|
|
28 |
水工程施工 |
★ |
|
★ |
|
|
|
★ |
|
|
|
|
|
29 |
给排水管道系统 |
★ |
★ |
★ |
|
★ |
|
|
|
|
|
|
|
30 |
水质工程学 |
★ |
★ |
★ |
★ |
|
|
★ |
|
|
|
|
|
31 |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32 |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
★ |
|
★ |
|
|
★ |
★ |
|
|
|
|
|
33 |
水工程经济 |
|
|
★ |
|
|
|
★ |
|
|
|
★ |
|
34 |
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 |
★ |
|
★ |
|
|
|
|
|
|
|
|
|
35 |
水工艺设备基础 |
|
|
★ |
|
|
|
★ |
|
|
|
|
|
36 |
水工程与工艺新技术 |
|
|
★ |
|
|
|
★ |
|
|
|
|
|
37 |
工程概预算 |
|
|
★ |
|
★ |
|
|
|
|
|
★ |
|
38 |
城市规划原理 |
★ |
|
|
|
|
|
★ |
|
|
|
★ |
|
39 |
建筑设备(暖电部分) |
★ |
|
★ |
|
|
|
|
|
|
|
|
|
40 |
高层建筑给排水与消防 |
|
|
★ |
|
|
★ |
|
|
|
|
|
|
41 |
水质分析实验 |
|
|
|
★ |
|
|
|
|
★ |
★ |
|
|
42 |
水处理实验技术 |
|
★ |
|
★ |
|
|
★ |
|
|
|
|
★ |
43 |
工程测量实习 |
|
|
|
★ |
|
|
★ |
|
★ |
|
|
|
44 |
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45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I |
|
|
★ |
|
★ |
|
|
|
|
★ |
★ |
|
46 |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II |
|
|
★ |
|
★ |
|
|
|
|
★ |
★ |
|
47 |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48 |
专业课生产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49 |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I |
|
★ |
★ |
|
|
★ |
★ |
|
|
★ |
★ |
|
50 |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II |
|
★ |
★ |
|
|
★ |
★ |
|
|
★ |
★ |
|
51 |
毕业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
52 |
毕业设计(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核心课程:工程力学、普通化学、流体力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文与水文地质学、水泵与泵站、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程施工、水工艺设备基础、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管道系统1、给排水管道系统2、水质工程学1、水质工程学2、建筑给排水工程。
主要实践环节:工程测量实习、水质分析实验、水处理实验技术、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给水、排水)、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水质工程学1生产实习、水质工程学2生产实习、建筑给排水工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表2 课程设置学时、学分比例
类别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比例 |
学分 |
学分 比例 |
备注 |
通识教育平台 |
必修 |
508 |
28 |
536 |
24.5 |
30 |
17.0 |
总学时:2184 总学分:176.5 |
选修 |
128 |
0 |
128 |
5.9 |
8 |
4.53 |
全校选修课安排 |
专业教育模块 |
必修 |
1038 |
102 |
1152 |
52.7 |
82.5 |
46.74 |
专业基础课62.5学分,专业主干课20学分 |
选修 |
224 |
48 |
256 |
11.7 |
16 |
9.07 |
包括分组选修12学分,任选4学分。 |
实践教学平台 |
必修 |
|
112 |
112 |
5.1 |
40 |
22.66 |
通识实践环节学分:12.5专业实践环节学分:27.5 |
选修 |
|
|
|
|
0 |
|
|
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40 |
22.66 |
|
五、修业要求
(一)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8年内修满学分。
(二)毕业标准与要求
计划总学时为2184学时,总学分为176.5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体条件如下:
(1)学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要求获得不低于176.5的总学分;
(2)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环节的不低于119.5学分(通识教育平台30学分,专业教育平台82.5学分,实践教学平台中的必修实践教学环节40学分);
(3)不低于50.5的选修环节学分(通识教育平台8学分,专业教育平台16学分;
(4)通识拓展学分不低于8学分,创新创业学分不低于8学分(含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
(5)专业选修课中,选修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学分不低于2学分。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表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类别 |
模块 |
课组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建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必修 |
思想政治课组 |
BK261401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y &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
2 |
32 |
32 |
|
|
|
|
2 |
2 |
考试 |
|
BK261101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Chinese Neoteric & Modern History |
2 |
32 |
32 |
|
|
|
|
2 |
1 |
考试 |
BK261201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Fundamentals of Marxism |
2 |
32 |
32 |
|
|
|
|
2 |
4 |
考试 |
BK261301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 |
48 |
48 |
|
|
|
|
3 |
3 |
考试 |
BK2616010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32 |
24 |
|
|
|
8 |
2 |
1-6 |
考查 |
语言文化课组 |
BK0811011 |
大学英语AⅠ College English AⅠ |
4 |
64 |
64 |
|
|
|
|
4 |
1 |
考试 |
BK0811012 |
大学英语AⅡ College English AⅡ |
4 |
64 |
64 |
|
|
|
|
4 |
2 |
考试 |
军事体育课组 |
BK0000020 |
军事理论课 Military Theory |
1 |
16 |
16 |
|
|
|
|
|
1 |
考试 |
BK0911011 |
大学体育Ⅰ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
1 |
30 |
30 |
|
|
|
|
2 |
1 |
考试 |
BK0911012 |
大学体育Ⅱ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
1 |
30 |
30 |
|
|
|
|
2 |
2 |
考试 |
BK0911013 |
大学体育Ⅲ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
1 |
30 |
30 |
|
|
|
|
2 |
3 |
考试 |
BK0911014 |
大学体育Ⅳ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
1 |
30 |
30 |
|
|
|
|
2 |
4 |
考试 |
信息技术课组 |
BK0711100 |
大学计算机(A) College Computer basis(A) |
2 |
32 |
20 |
|
12 |
|
|
2 |
1 |
考试 |
创新创业课组 |
BK1211040 |
就业指导 Employment Guiding |
0.5 |
8 |
8 |
|
|
|
|
2 |
6 |
考查 |
BK1211030 |
创新创业基础 Entrepreneurial Fundamentals |
1.5 |
24 |
16 |
|
|
|
8 |
|
3-4 |
考试 |
BK1111020 |
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 |
1 |
16 |
16 |
|
|
|
|
|
1 |
考试 |
BK11110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
1 |
16 |
16 |
|
|
|
|
2 |
1 |
考试 |
|
|
|
小计 |
30 |
536 |
508 |
0 |
12 |
0 |
16 |
|
|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选修 |
人文科学课组 |
|
|
1.5 |
|
|
|
|
|
|
|
|
|
由全校选修课安排 |
社会科学课组 |
|
|
1.5 |
|
|
|
|
|
|
|
|
|
艺术修养课组 |
|
|
1.5 |
|
|
|
|
|
|
|
|
|
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组 |
|
|
1.5 |
|
|
|
|
|
|
|
|
|
创新创业课组 |
|
|
2 |
|
|
|
|
|
|
|
|
|
|
|
|
小计 |
8 |
128 |
|
|
|
|
|
|
|
|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BK0111011 |
高等数学A上 Advanced mathematics A1 |
5 |
80 |
80 |
|
|
|
|
5 |
1 |
考试 |
专业 基础 必修 |
BK0111012 |
高等数学A下 Advanced mathematics A2 |
6 |
96 |
96 |
|
|
|
|
6 |
2 |
考试 |
BK0112010 |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Ⅰ |
2.5 |
40 |
40 |
|
|
|
|
3 |
2 |
考试 |
BK011202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2.5 |
40 |
40 |
|
|
|
|
3 |
3 |
考试 |
BK0113011 |
大学物理A上 University Physics A1 |
3 |
48 |
48 |
|
|
|
|
3 |
2 |
考试 |
BK0113012 |
大学物理A下 University Physics A2 |
3 |
48 |
48 |
|
|
|
|
3 |
3 |
考试 |
BK0115080 |
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
4 |
64 |
58 |
6 |
|
|
|
4 |
3 |
考试 |
BK0511010 |
普通化学 General Chemistry |
4 |
64 |
54 |
10 |
|
|
|
4 |
1 |
考试 |
BK0511080 |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
3.5 |
56 |
40 |
16 |
|
|
|
4 |
2 |
考试 |
BK0512030 |
流体力学C Fluid mechanics C |
4 |
64 |
58 |
6 |
|
|
|
4 |
4 |
考试 |
BK0000040 |
工程测量B Engineering Surveying B |
2 |
32 |
22 |
|
|
|
10 |
2 |
4 |
考试 |
BK0514020 |
水处理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
2.5 |
40 |
32 |
8 |
|
|
|
3 |
5 |
考试 |
BK0512080 |
水文与水文地质学 Hydrology and hydrogeology |
2.5 |
40 |
38 |
2 |
|
|
|
3 |
5 |
考试 |
BK0116031 |
工程制图B上 Engineering drawing B 1 |
2.5 |
40 |
40 |
|
|
|
|
3 |
1 |
考试 |
BK0116032 |
工程制图B下 Engineering drawing B 2 |
3 |
48 |
36 |
|
12 |
|
|
3 |
2 |
考试 |
BK0514550 |
给水排水学术英语 Academic English for water & wastewater treatment |
2 |
32 |
32 |
|
|
|
|
2 |
4 |
考试 |
BK0000060 |
电工基础B Fundamental Theor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 |
4 |
64 |
|
|
|
|
|
4 |
4 |
考试 |
|
BK0511070 |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
2.5 |
40 |
32 |
8 |
|
|
|
3 |
4 |
考试 |
|
BK0511040 |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
4 |
64 |
48 |
16 |
|
|
|
4 |
3 |
考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