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501)
一、专业简介
金沙澳门总站官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成立于2004年。本专业依托“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装备”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而建立,注重科研促进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涵盖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以及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制冷空调工程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工业余热利用和流体节能、浅层地热能和太阳能等低品位能源利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本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力、较高的综合素质,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一直排在全校各专业前列。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系统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开发、制造、安装、管理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等宽厚理论基础以及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1.知识结构要求(A)
A1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材料、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等方面的知识。
A2专业知识:掌握热力设备原理、热力发电厂、热工过程自动控制、供热系统等热能动力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制冷原理及设备、空调系统、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低温技术等制冷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热工测试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
A3 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
A4 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工程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B)
B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查阅、基础工艺操作、基本运行调节等基本技能。
B2: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领域较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
B3:创新能力:有创新意识,对本专业和相关领域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3.核心素养结构要求(C)
C1: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法制意识。
C2:专业素质: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的工程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能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
C3: 文化素质: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4:身体和心理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表1 主要课程(教学环节)与培养目标对应矩阵
序号 |
课程名称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核心素养目标 |
A1 |
A2 |
A3 |
A4 |
B1 |
B2 |
B3 |
C1 |
C2 |
C3 |
C4 |
1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
|
☆ |
|
|
|
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
|
|
☆ |
|
|
|
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
☆ |
|
☆ |
|
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
☆ |
☆ |
|
☆ |
|
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
|
☆ |
|
☆ |
|
6 |
思想政治课实践 |
|
|
|
☆ |
|
☆ |
☆ |
☆ |
|
☆ |
|
7 |
大学英语 |
|
|
☆ |
|
|
☆ |
|
|
|
☆ |
|
8 |
大学体育 |
|
|
|
☆ |
|
|
|
|
|
☆ |
☆ |
9 |
军事理论课 |
|
|
|
☆ |
|
|
|
|
|
☆ |
|
10 |
军事训练 |
|
|
|
☆ |
|
|
|
|
|
|
☆ |
11 |
大学计算机 |
|
|
☆ |
|
☆ |
☆ |
|
|
☆ |
|
|
12 |
程序设计基础 |
|
|
☆ |
|
☆ |
☆ |
|
|
☆ |
|
|
13 |
就业指导 |
|
|
|
☆ |
|
|
☆ |
☆ |
|
|
☆ |
14 |
创新创业基础 |
|
|
|
☆ |
|
|
☆ |
☆ |
|
|
☆ |
15 |
职业生涯规划 |
|
|
|
☆ |
|
|
☆ |
☆ |
|
|
☆ |
16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
|
|
☆ |
|
|
|
|
|
|
☆ |
17 |
通识教育人文科学类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18 |
通识教育社会科学类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19 |
通识教育艺术修养类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20 |
通识教育科学与工程技术类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21 |
通识教育创新创业类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
22 |
高等数学 |
☆ |
|
|
|
☆ |
☆ |
|
|
☆ |
|
|
23 |
线性代数 |
☆ |
|
|
|
☆ |
☆ |
|
|
☆ |
|
|
2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
|
|
|
☆ |
☆ |
|
|
☆ |
|
|
25 |
大学物理 |
☆ |
|
|
|
☆ |
☆ |
|
|
☆ |
|
|
26 |
物理实验 |
☆ |
|
|
|
☆ |
☆ |
|
|
☆ |
|
|
27 |
工程力学 |
☆ |
|
|
|
☆ |
☆ |
|
|
☆ |
|
|
28 |
流体力学 |
☆ |
|
|
|
☆ |
☆ |
|
|
☆ |
|
|
29 |
工程热力学 |
☆ |
|
|
|
☆ |
☆ |
|
|
☆ |
|
|
30 |
传热学 |
☆ |
|
|
|
☆ |
☆ |
|
|
☆ |
|
|
31 |
燃烧学 |
☆ |
|
|
|
☆ |
☆ |
|
|
☆ |
|
|
32 |
两相流体力学基础 |
☆ |
|
|
|
☆ |
☆ |
|
|
☆ |
|
|
33 |
计算传热学基础 |
☆ |
|
|
|
☆ |
☆ |
|
|
☆ |
|
|
34 |
工程化学 |
☆ |
|
|
|
☆ |
☆ |
|
|
☆ |
|
|
35 |
工程制图 |
☆ |
|
|
|
☆ |
☆ |
|
|
☆ |
|
|
36 |
机械设计基础 |
☆ |
|
|
|
☆ |
☆ |
|
|
☆ |
|
|
37 |
机械工程材料 |
☆ |
|
|
|
☆ |
☆ |
|
|
☆ |
|
|
38 |
电工基础 |
☆ |
|
|
|
☆ |
☆ |
|
|
☆ |
|
|
39 |
能源与动力工程概论 |
|
☆ |
|
|
☆ |
☆ |
|
|
☆ |
|
|
40 |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
|
☆ |
|
|
☆ |
☆ |
☆ |
|
☆ |
|
|
41 |
泵与风机 |
|
☆ |
|
|
☆ |
☆ |
☆ |
|
☆ |
|
|
42 |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
|
☆ |
|
|
☆ |
☆ |
☆ |
|
☆ |
|
|
43 |
热力设备原理 |
|
☆ |
|
|
☆ |
☆ |
☆ |
|
☆ |
|
|
44 |
制冷原理及设备 |
|
☆ |
|
|
☆ |
☆ |
☆ |
|
☆ |
|
|
45 |
空气调节 |
|
☆ |
|
|
☆ |
☆ |
☆ |
|
☆ |
|
|
46 |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
|
☆ |
|
|
☆ |
☆ |
☆ |
|
☆ |
|
|
47 |
热力系统工程 |
|
☆ |
|
|
☆ |
☆ |
☆ |
|
☆ |
|
|
48 |
冷热电联供技术 |
|
☆ |
|
|
☆ |
☆ |
☆ |
|
☆ |
|
|
49 |
供热工程 |
|
☆ |
|
|
☆ |
☆ |
☆ |
|
☆ |
|
|
50 |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 |
|
☆ |
|
|
☆ |
☆ |
☆ |
|
☆ |
|
|
51 |
低温技术 |
|
☆ |
|
|
☆ |
☆ |
☆ |
|
☆ |
|
|
52 |
热泵技术 |
|
☆ |
|
|
☆ |
☆ |
☆ |
|
☆ |
|
|
53 |
空调系统及节能技术 |
|
☆ |
|
|
☆ |
☆ |
☆ |
|
☆ |
|
|
54 |
太阳能技术 |
|
☆ |
|
|
|
☆ |
☆ |
|
☆ |
|
|
55 |
生物质能技术 |
|
☆ |
|
|
|
☆ |
☆ |
|
☆ |
|
|
56 |
热能存储技术 |
|
☆ |
|
|
|
☆ |
☆ |
|
☆ |
|
|
57 |
能源工程管理 |
|
☆ |
|
|
☆ |
☆ |
☆ |
|
☆ |
|
|
58 |
金工实习 |
☆ |
|
|
|
☆ |
|
|
|
☆ |
|
|
59 |
电子实习 |
☆ |
|
|
|
☆ |
|
|
|
☆ |
|
|
60 |
机械设计基础作业 |
☆ |
|
|
|
☆ |
☆ |
☆ |
|
☆ |
|
|
61 |
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62 |
热力设备原理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63 |
空气调节课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64 |
专业实习 |
|
☆ |
|
|
☆ |
☆ |
☆ |
|
☆ |
|
|
65 |
毕业实习 |
|
☆ |
|
|
☆ |
☆ |
☆ |
|
☆ |
|
|
66 |
毕业设计(论文) |
|
☆ |
|
|
☆ |
☆ |
☆ |
|
☆ |
|
|
67 |
创新创业实践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泵与风机,热力设备原理,制冷原理及设备,空气调节。
金工实习,电子实习,机械设计基础作业,热力设备原理课程设计,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空调工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实践。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表2 课程设置学时、学分比例
类别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比例 |
学分 |
学分 比例 |
备注 |
通识教育平台 |
必修 |
508 |
28 |
536 |
24% |
30 |
18% |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为30% |
选修 |
128 |
|
128 |
6% |
8 |
5% |
专业教育模块 |
必修 |
1146 |
126 |
1272 |
58% |
79.5 |
46% |
选修 |
168 |
24 |
192 |
10% |
12 |
7% |
实践教学平台 |
必修 |
|
48 |
48 |
2% |
20.5 |
12% |
选修 |
|
|
|
|
20 |
12% |
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40.5 |
24% |
五、修业要求
(一)修业年限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8年内修满学分。
(二)毕业标准与授予学位
计划总学时为2176学时,总学分为170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表3 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类别 |
模块 |
课组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建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必修 |
思想政治 课组 |
BK2616010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32 |
24 |
|
|
|
8 |
2 |
1-6 |
考查 |
|
BK261401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y &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
2 |
32 |
32 |
|
|
|
|
2 |
2 |
考试 |
BK261101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Chinese Neoteric & Modern History |
2 |
32 |
32 |
|
|
|
|
2 |
1 |
考试 |
BK261201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Fundamentals of Marxism |
2 |
32 |
32 |
|
|
|
|
2 |
4 |
考试 |
BK261301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 |
48 |
48 |
|
|
|
|
3 |
3 |
考试 |
语言文化 课组 |
BK0811011 BK0811021 BK0811031 |
大学英语Ⅰ College English Ⅰ |
4 |
64 |
64 |
|
|
|
|
4 |
1 |
考试 |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
BK0811012 BK0811022 BK0811032 |
大学英语Ⅱ College English II |
4 |
64 |
64 |
|
|
|
|
4 |
2 |
考试 |
军事体育 课组 |
BK0911011 |
大学体育Ⅰ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 |
1 |
30 |
30 |
|
|
|
|
2 |
1 |
考试 |
|
BK0911012 |
大学体育Ⅱ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 |
1 |
30 |
30 |
|
|
|
|
2 |
2 |
考试 |
BK0911013 |
大学体育Ⅲ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I |
1 |
30 |
30 |
|
|
|
|
2 |
3 |
考试 |
BK0911014 |
大学体育Ⅳ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V |
1 |
30 |
30 |
|
|
|
|
2 |
4 |
考试 |
类别 |
模块 |
课组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建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
|
|
BK0000020 |
军事理论课 Military Theory |
1 |
16 |
16 |
|
|
|
|
|
1 |
考试 |
|
信息技术 课组 |
BK0711100 |
大学计算机(A) College Computer(A) |
2 |
32 |
20 |
12 |
|
|
|
2 |
1 |
考试 |
|
创新创业 课组 |
BK1211030 |
创新创业基础 Innovative & Entrepreneurial Fundamentals |
1.5 |
24 |
16 |
|
|
|
8 |
|
3-4 |
考试 |
|
BK1211040 |
就业指导 Employment Guiding |
0.5 |
8 |
8 |
|
|
|
|
2 |
6 |
考查 |
BK11110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
1 |
16 |
16 |
|
|
|
|
2 |
1 |
考试 |
BK1111020 |
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ning |
1 |
16 |
16 |
|
|
|
|
|
2 |
考试 |
合计 |
30 |
536 |
508 |
12 |
|
|
16 |
|
选修 |
人文科学 课组 |
|
|
1.5 |
24 |
|
|
|
|
|
|
|
|
从每学期开设的各课组课程资源中选取 |
社会科学 课组 |
|
|
1.5 |
24 |
|
|
|
|
|
|
|
|
艺术修养 课组 |
|
|
1.5 |
24 |
|
|
|
|
|
|
|
|
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组 |
|
|
1.5 |
24 |
|
|
|
|
|
|
|
|
创新创业 课组 |
|
|
2 |
32 |
|
|
|
|
|
|
|
|
合计 |
8 |
128 |
|
|
|
|
|
|
类别 |
模块 |
课组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建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专业 教育 必修 课程 |
学科基础 课程 |
BK0111011 |
高等数学A上 Advanced Mathematics A 1 |
5 |
80 |
80 |
|
|
|
|
5 |
1 |
考试 |
|
BK0111012 |
高等数学A下 Advanced Mathematics A 2 |
6 |
96 |
96 |
|
|
|
|
6 |
2 |
考试 |
BK0112010 |
线性代数A Linear Algebra A |
2.5 |
40 |
40 |
|
|
|
|
3 |
2 |
考试 |
BK011202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2.5 |
40 |
40 |
|
|
|
|
3 |
3 |
考试 |
BK0113011 |
大学物理A上 College Physics AI |
3 |
48 |
48 |
|
|
|
|
3 |
2 |
考试 |
BK0113012 |
大学物理A下 College Physics AII |
3 |
48 |
48 |
|
|
|
|
3 |
3 |
考试 |
BK0511050 |
工程化学基础 Engineering Chemistry |
2 |
32 |
28 |
4 |
|
|
|
2 |
1 |
考试 |
BK0115080 |
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
4 |
64 |
58 |
6 |
|
|
|
4 |
2 |
考试 |
BK0116041 |
工程制图A上 Engineering Drawing A1 |
2.5 |
40 |
40 |
|
|
|
|
3 |
1 |
考试 |
BK0116042 |
工程制图A下 Engineering Drawing AII |
3 |
48 |
36 |
|
12 |
|
|
3 |
2 |
考试 |
BK0612030 |
机械设计基础A 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Design A |
4 |
64 |
58 |
6 |
|
|
|
4 |
4 |
考试 |
BK0000060 |
电工基础B Fundamental Theor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 |
4 |
64 |
54 |
10 |
|
|
|
4 |
4 |
考试 |
BK0711210 |
程序设计基础A(C语言) 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 A |
3 |
48 |
24 |
24 |
|
|
|
3 |
2 |
考试 |
类别 |
模块 |
课组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建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
|
|
BK0512030 |
流体力学B Fluid Mechanics B |
4 |
64 |
58 |
6 |
|
|
|
4 |
3 |
考试 |
|
BK0515030 |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A |
4 |
64 |
60 |
4 |
|
|
|
4 |
3 |
考试 |
BK0516020 |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
4 |
64 |
58 |
6 |
|
|
|
4 |
4 |
考试 |
BK0516040 |
燃烧学 Combustion Theory |
2 |
32 |
28 |
4 |
|
|
|
2 |
5 |
考试 |
小计 |
58.5 |
936 |
854 |
70 |
12 |
|
|
|
专业核心 课程 |
BK0516115 |
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 Fundamental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
2 |
32 |
24 |
|
|
|
8 |
2 |
5 |
考查 |
|
BK0512200 |
泵与风机 Pump and Fan |
2 |
32 |
28 |
4 |
|
|
|
2 |
5 |
考试 |
BK0516120 |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Principle of Heat Exchanger & Design |
2 |
32 |
24 |
|
|
8 |
|
2 |
5 |
考试 |
BK0516170 |
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Thermal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c Control |
3 |
48 |
40 |
8 |
|
|
|
2 |
5 |
考试 |
BK0516140 |
热力设备原理 Principle of Boiler and Turbine |
5 |
80 |
72 |
8 |
|
|
|
5 |
6 |
考试 |
BK0516150 |
制冷原理及设备 Principle of Refrigeration & Equipment |
4 |
64 |
60 |
4 |
|
|
|
4 |
6 |
考试 |
BK0516160 |
空气调节 Air Conditioning |
3 |
48 |
44 |
4 |
|
|
|
3 |
6 |
考试 |
小计 |
21 |
336 |
292 |
28 |
|
8 |
8 |
|
类别 |
模块 |
课组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建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
|
合计 |
79.5 |
1272 |
1146 |
98 |
12 |
8 |
8 |
|
学科基础课程 |
本学科课程 |
BK0516050 |
两相流体力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Two-phase Hydrodynamic |
2 |
32 |
28 |
4 |
|
|
|
2 |
5 |
考查 |
二选一 |
BK0516060 |
计算传热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
2 |
32 |
28 |
4 |
|
|
|
2 |
5 |
考查 |
跨学科课程 |
BK0611010 |
机械工程材料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
2 |
32 |
26 |
6 |
|
|
|
2 |
5 |
考查 |
二选一 |
BK2713020 |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
2 |
32 |
28 |
|
4 |
|
|
4 |
3/4 |
考查 |
小计 |
4 |
64 |
|
|
|
|
|
|
专业限选课程 |
热能工程课组 |
BK0516340 |
热力系统工程 Thermal Systems Engineering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八选三 |
BK0516360 |
冷热电联供技术 CCHP and Distributed Energy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BK0516350 |
供热工程 District Heating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BK0516310 |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rmal Processes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制冷工程课组 |
BK0516380 |
低温技术 Cryogenic Technology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BK0516400 |
热泵技术 Heat Pump Technology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BK0516470 |
空调系统及节能技术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Energy Saving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类别 |
模块 |
课组 |
课程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建议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授课 |
实验 |
上机 |
设计 |
课外实践 |
|
|
|
|
BK0516370 |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 Automatic Control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
小计 |
6 |
96 |
84 |
|
|
|
12 |
|
专业任选 课程 |
BK0516430 |
太阳能技术 Solar energy technology |
2 |
32 |
28 |
|
|
|
4 |
2 |
6 |
考查 |
四选一 |
BK0516440 |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Biomass Energy Technology |
2 |
32 |
28 |
|
|
|
4 |
2 |
6 |
考查 |
BK0516460 |
热能存储技术 Thermal Storage Technology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BK0516455 |
能源工程管理 Energ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2 |
32 |
28 |
|
|
|
4 |
2 |
7 |
考查 |
小计 |
2 |
32 |
28 |
|
|
|
4 |
|
合计 |
12 |
192 |
|
|
|
|
|
|
实践教学 |
必修 |
|